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看新奥
媒体看新奥
《东莞日报》东莞新奥这一年: 与时间赛跑 为蓝天而战 履行承诺奋攻坚 全力以赴保需求

发表时间:2019-12-30

分享到:


■立沙运河-水乡大道项目由于地下淤泥非常多,导致管道开挖增加不少困难


■检测管道的材料质量,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一环


■高压管道穿越,需要用到吊车、拖车等大型工程车,将管道送进穿越口


■由于工期紧,在重要节点工程,不换设备只换人,24小时值守是常态

       11月23日晚12点,“北王路(高埗门站-庙水路段)高压管网工程”施工现场,定向穿越前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现场管理员陈赐铭已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但真正的战斗,直到穿越钻机启动的刹那才算开始,待管道在地底穿行0.7公里后成功出土时,才算胜利。

       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复杂的地质较劲,与各方协调推进。2019年,蓝天保卫战煤改气工程进入艰苦卓绝的攻坚期。为坚决履行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承诺,东莞新奥全力以赴,这样的场景不过是无数个日夜奋战攻坚的剪影。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过去近一年时间,东莞新奥人晒黑的皮肤、走坏的鞋子,以及沟通汇报工作的上百份文件、数以千计的电话,记录了每一段管道建设背后的不易。

       规划建设高压管道90公里,中压管网200公里,助力建成“城市燃气一张网”,这是蓝天保卫战交给东莞新奥的任务之一。截至今年12月底,中压管网已经基本完成,高压管道已建成46公里。

       东莞新奥工程部主任肖静平介绍,天然气高压管道的建设,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因此,从管道的路由选择,到管网的设计规划,再到现场施工,每一关都不能放松,每一关都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其中,就现场施工而言,最大的难题便是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横穿公路、穿越河涌,以及松软的地质、会“抱管”的淤泥和流沙,每一项都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11月23日晚12点,白天的燥热褪去,阵阵寒风让人裹紧了外套,但“北王路(高埗门站-庙水路段)高压管网工程”施工现场却热火朝天。东莞新奥工程部现场管理员陈赐铭正在指挥吊车,吊起为方便周边工厂汽车出入而临时搭起的钢板。钢板下方的沟槽,是北王路第七号管线穿越的入口。一切顺利的话,26小时后,定向钻机“拖拉头”将带着第七号管道在地底连续穿行0.7公里,到达出土点的位置。

       已经在现场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的陈赐铭告诉记者,接下来的这26小时才是真正的战斗,穿越钻机启动的刹那便是开始,管道成功出土才算胜利。“北王路高压管网工程是沿公路方向在地下长距离伴行穿越的高压管线,要让管道顺利从地底穿越,需要面对地上地下的双重挑战。”陈赐铭解释道,为减少对地面交通造成的影响,施工面积控制得极为有限,加之北王路地质情况恶劣,地下淤泥、流沙随时会“抱住”管道,导致回拖力增大,每一次穿越回拖都是一场“硬仗”。而整个北王路项目全长9.8公里,共有九段穿越。被称为“蓝保战士”的新奥人全力以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斗,预计将于年底完成全部路段的穿越。

       除了技术难题,工期也为东莞新奥带来极大的挑战。为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东莞新奥倾整个集团之力,为蓝天保卫战提供强大的组织、队伍、资金保障。每个项目设有组长,每周定期召开协调会,确保责任到人、协调到位,全力推动工程进度。以北王路项目为例,因施工作业面受限,东莞新奥同时投入多个班组,不换设备只换人,确保24小时开工,以高效率弥补工期不足。

       为“东莞蓝”而战 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蓝天保卫战动员大会,强调要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以铁腕手段、雷霆之势,迅速打响东莞蓝天保卫战,确保全市空气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

       我市在蓝天保卫战中提出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落实“煤改气”。据东莞新奥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随着中压管道的建成并投产,2019年煤改气锅炉用户数增加212家,2019年用气量增长1.4亿方,减少燃煤17.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4万吨。

       打赢蓝天保卫战势必是多方协作的结果。根据我市对20家自备电厂“煤改气”工作部署,东莞新奥在加快高压管网建设进度的同时,积极与用户进行对接,了解切实用气需求及时间,介绍供应气源及保障方式,为各自备电厂企业“煤改气”工作落地提供优质、稳定的用能方案。目前,除3家明确关停或搬迁的自备电厂,已有7家企业与东莞新奥签订用气合作协议,为我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重要基础。

       东莞新奥的高效和用心获得了客户的肯定,极大地推动了项目进展。

       以洪梅理文造纸为例。经过积极对接,东莞新奥与洪梅理文造纸从用户侧设备选型到供应侧管道设计,从用气方对天然气市场调研到天然气供应输送合作磋商,均达成显著共识,年底洪梅理文高压支线2.5公里将全线贯通。

       11月22日上午11点,洪梅理文支线的管道施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为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保障出入理文厂区的车辆顺畅通行,施工面积被控制在道路的一边,所有施工设备及车辆几乎紧贴着沟槽。现场管理员朱明鑫一边紧盯着管道的下沟、焊接、防腐等一系列工序,一边时刻留意手机电话及微信群消息。“接手这个项目之后,理文几乎各个部门的人员都和我打过交道。”朱明鑫笑着说,“施工所涉及到的协调,小到停车场一块砖的恢复,大到整个理文厂区排水系统的改善,每一项都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与客户充分沟通并协调解决。”

       “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推进工程快速建设,让用户早日用上天然气,完成‘煤改气’的艰巨任务,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力量。”朱明鑫补充道。

       “多气源,一张网” 全方位保障用气需求

       2020年,我市煤炭用量要压减至300万吨,逐步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和优化,走上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因此,东莞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备受关注。对于东莞新奥来说,全方位保障用气需求,“多气源,一张网”是关键。

       为应对蓝天保卫战天然气需求量剧增的情况,东莞新奥提前谋划,通过规划高压管道互联互通,筹划增加气源接入点,引入接收站储备资源等措施,稳气源,保供气。东莞新奥总经理蔡志鹏介绍,预计2022年,东莞市天然气接收能力将超200亿方/年,有力支撑我市未来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

       除此之外,各项用气保障措施都在稳步开展。10月16日,历时五个月建成的沙田调压站顺利完成不停输开孔接驳作业和置换通气,并正式投产使用。为满足沙田镇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沙田调压站的投运成为了保障下游用户稳定用气的关键。

       东莞新奥蓝天保卫战项目组组长李明华介绍,蓝天保卫战我市将新建或改造9座调压站,松山湖、厚街调压站已改造完成,新建并完工的调压站分布于沙田、道滘和麻涌,其余调压站也都在按计划推进中。李明华进一步解释,“调压站的建成及扩建改造,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所在区域今后的供气瓶颈,也能缓解供气压力不足问题。”

       10月20日,东莞新奥启动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高压管网内检测项目,从谢岗门站至高埗门站,62公里高压管线,途经阀门13座,分输调压站2处。通过使用技术手段,将管道内垃圾、杂质进行清除,进一步控制管道运营风险,提高管道输气能力。

       高压管道是城市的“大动脉”,为此进行一次“体检”并不容易。东莞新奥高压管网分公司抢维修中心副主任徐晓楠介绍:“这是一场硬战,既要确定好技术方案,还要做好各项监控。”徐晓楠和他的团队第一步做的就是结合下游用户气量、压力等参数,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气源调配方案,确保下游用户在内检测项目期间的稳定用气。

       紧接着是清管作业。10月21日21时,第一个清管球在谢岗门站发出,经过一整夜的奋战,历时10时41分,22日7点41分在高埗门站顺利收到清管球。每一个清管球带着使命,在黑暗里奋力穿行,为下一步智能检测器的通过清除障碍。

       “智能检测主要是了解管道的变形情况以及内外腐蚀、机械损伤等情况,”徐晓楠说,“通过检测数据结果的分析,能对管道进行完整性及安全性作出评估。”

       一位参与此项目的运行维护人员说,“每一次清管都需要24小时监测,清管球过来了,调压站要赶紧升压,这个过程挺辛苦的,也很有挑战,但为了蓝天保卫战,做好运营保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24小时客服热线
即将跳转至外部网站
免责声明
您即将进入广东政务服务网,即将由“广东政务服务网”为您提供平台服务,
我方无法对第三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认证,
亦不对您向第三方网站提供的信息而导致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方广告与本站无关,请自行判别,谨慎交易。
同意,继续前往 不同意,返回